装甲卡车履带装甲卡车(装甲车履带图片)

CV90履带式装甲战车性能数据

CV90是一款由瑞典公司萨伯·斯堪尼亚(SaabScania)生产履带式装甲战车,其性能数据如下:乘员编制为3名驾驶员和8名作战人员,车辆战斗全重达到20,000千克。它的单位功率为138千瓦每吨,单位压力为417千帕,体现出出色的负载能力和动力效率。

瑞典CV90履带式装甲战车族系列经历了持续的型号演变,其中PbvL装甲人员输送车在载员容量上有所调整,从Pbv302的10人减少到8人,但仍能容纳8名全副武装士兵,通过后门出入,并可通过车顶舱口使用56mm突击步枪射击。车辆设计考虑了防护性能和空间利用,两侧设有射孔和观察镜。

瑞典CV90履带式装甲战车族有可能在载员舱顶安装博福斯公司RBS56比尔(BILL)反坦克导弹,该导弹已于1986年投产,在2000米以外能击毁主战坦克。LvkvA2自行高炮:与PbvG机械步兵战车相似,也采用双人炮塔,炮塔装有1门40mm机关炮,没有载员,但弹药基数较大。

二战时风靡一时的半履带装甲车为何销声匿迹?

1、总体而言,半履带车与其说综合履带与轮式车辆的优点不如说综合了双方的缺点。在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装备的半履带车只是二战时期研制的,并没有国家再去专门研制这种车。 M2半履带防空型装甲车。

2、二战后,轮式车辆技术进步了,越野能力提高了,半履带车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3、说是机械化步兵,其实德军装甲掷弹兵远没有那么威风,著名的sd.kfz.251半履带轻型装甲车其实一直都产能跟不上消耗,很多时候可怜的装甲掷弹兵只能依靠卡车摩托来伴随坦克机动,一些更惨的部队甚至只能依靠骡马。

4、这种自行高炮从1942年到1944年10月共生产了319辆,在东部战场、西部战场和意大利前线均有应用。另有一种装37毫米高炮的Sdkfz7/2自行高炮,也是以8吨半履带式装甲车为底盘,共生产了123辆。

美国M3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结构特点

半履带式车前轮采用多层加强型外胎,内含防弹填料。两条履带分别装有主动轮和带张紧装置的诱导轮,共有8个小负重轮,主动轮的动力直接通过半轴传递。履带悬挂采用螺旋弹簧联动,配有防滑挂胶履带。半履带式车不具备水上浮渡能力,也无三防装置。

半履带式车采用传统的总体布置,发动机前置,乘员室居中,载员室后置,方便跨越障碍。部分车辆配置45kN绞盘代替圆辊,用于越过壕沟。不同型号的半履带式车均采用标准汽车部件,区别仅在于发动机。例如,M2和M3系列使用怀特公司160AX型水冷汽油机,而M5和M9系列则使用万国收割机公司水冷汽油机。

半履带式车采用传统的总体布置,发动机在前,3名乘员居中,载员室在后。为了方便车辆越过壕沟,车前装有1个圆辊,部分车上用拉力为45kN的绞盘代替。

装甲卡车履带装甲卡车(装甲车履带图片)

美国M3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具备出色性能。容纳10名乘员,战斗全重8890kg,净重6940kg,单位功率达到6kW/t。车辆尺寸方面,长962m至137m,宽221m,高692m,车底距地高0.233m。轮距前637m,后722m。履带宽305mm,着地长187m。

性能与特点:M3HalfTrack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结合了履带和轮式车辆的优点,既能在复杂地形保持良好的机动性,又能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然而,半履带式车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维护复杂、对地形适应性有限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后续发展。

美国M3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历史由来

1、起源与发展:M3半履带式车是在M2半履带式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37年,美国采用M2非装甲半履带式车底盘,结合M3A1侦察车体制成了T7车,后定型为M2半履带式车。1939年,M3半履带式车问世,其车体相较于M2有所加长,承载力更强。

2、年,美国采用M2非装甲半履带式车底盘,匹配M3A1侦察车体制成了T7车。随后,T7车被定型为M2半履带式车。1939年,M3半履带式车问世,其车体比M2稍长,承载力更强。1940年,多家汽车公司,包括阿德莫尔汽车公司、金刚石T汽车公司和怀特汽车公司,都同陆军签订了生产半履带式车合同

3、美军的M3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是二战中应用最广的战斗车辆之一,发动机在前,三名乘员居中,载员室在后,最多可装载12名士兵,还可以拖曳大炮,或装备反坦克火炮、防空火炮、重型火炮和迫击炮等武器

4、装甲运兵车出现的时间与战车约略同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推出专门用来运输步兵的马克IX型坦克。由于坦克本身的成本较当时使用的卡车高出许多,有些国家是以加装装甲的汽车权充兼作运输的用途。

5、装甲输送车的历史与战车发展大致同步,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首先推出了专门设计用于运输步兵的马克IX型坦克,尽管其成本远高于当时的卡车,一些国家便通过改造加装装甲的汽车来满足运输需求。进入1930年代,随着机械化部队的兴起,全履带装甲车的昂贵成本和维护困难促使装甲输送车进行了适应性革新。

关键词:履带式履带装甲